? ? ? ? 浙江各地都吃些什么菜?這里有各地的特色菜,是不是地道的浙江人,看看你吃過幾道就知道了!都來測試一下吧!
醬鴨一般要挑選2年左右的鴨子,這樣的鴨子皮薄骨細、肉質緊實、沒有肥膩的鴨油,做出來的醬鴨也外形飽滿、油脂分布均勻,肉質呈琥珀色,鮮嫩味美。
魚干隔水一蒸,或者加點老酒,就是整個正月里戒不掉的手邊小食。
如果要做一條地道的本地風魚干,錢塘江魚是上等的選擇。大江活水里,吃螺螄長大的青魚,身形巨大,勁頭十足,本地人管它們叫“螺螄青”。
正月里這道菜也是少不了的,鹵蛋和紅燒肉燒在一起,色味俱全,讓人垂涎欲滴。
“過酒烏賊鲞,下飯龍頭烤”說的就是老底子寧波人常見的菜肴。其中龍頭烤作為一道神奇的家常菜,因為咸,被寧波人稱為餐桌上的“壓飯榔頭”。
按照如今的流行口語來形容的話,“壓飯榔頭”就等同于“米飯殺手”,而龍頭烤就是“壓飯榔頭”中的一大重量級食物。
有名的海鮮“十六碗”,紅燒望潮位列其中。
誘人的醬色色澤,富有彈性的觸角,肥厚肉多的頭部,再放上些香蔥,簡直人間一大美味。
蛤蜊燉蛋被稱為“天下第一鮮”,味道鮮美、營養豐富、高蛋白,甚是美味。
醬油肉、醬油雞也叫“臘肉”“臘雞”,這兩道菜從“立冬”后就開始準備了。
“立冬”后,“冬至”前,溫州人就開始將新鮮的瘦豬肉、雞等放入醬油、白糖、黃酒和少許白酒,浸泡若干時刻后,將醬油肉用棉線穿好,再曬干。等到要食用時,蒸熟即可。
??? ??鰻鲞肉細味鮮,色澤淡黃銀白。因“鲞”與“想”字在溫州方言中同音,所以有吃了“鲞”會令人善于動腦筋,聰明伶俐的說法。
??? ???香脆的豬耳朵與鮮嫩的芹菜一起涼拌,葷素搭配,紅綠相間,是最好的下酒佐菜。相傳吃了豬耳朵,能使人耳聰通達,做事精明。
糯米肉圓也叫“飯圓”,以豬肉、糯米為主料,配以魚肉、冬筍、黑木耳等。吃時把它放在蒸架上用旺火蒸十幾分鐘即可,寓意是團團圓圓。
每逢過年,不少湖州人家里總會自己包一些千張包,大塊的精肉配上開洋、干貝的鮮香,一口咬下去,都是幸福的味道。
? ?????鴨肚內有筍丁、肉丁、火腿丁、栗子丁、雞肫丁、冬菇丁、蓮子、蝦米和糯米飯,蒸熟后鴨肉酥爛,腴香濃溢,汁濃味鮮。
缸肉是一道流傳于嘉興海寧及江浙周邊地區的著名鄉土菜肴,實為燜缸酥肉。
“色同琥珀,入口則消,含漿膏潤,特異凡常?!边@短短十六字,充分詮釋了缸肉的色、香、味。
荷葉酥方是用大張荷葉包裹調味后的糯米、豬肉,蒸煮而成。出鍋后,肥肉已蒸化,流出油水,荷葉上往往還留著碎肉和糯米,香味誘人。
蝦爆鱔,制作時需將鱔絲在高溫油鍋中進行油爆,而后撈出瀝干,再放入老母雞湯中熬制,最后將滑熟的蝦仁置于鱔絲之上,再配以姜絲、火腿絲、蔥絲點綴。
正是因為蝦爆鱔歷經油爆、熬制等工藝的“煎熬”,才能如此美味絕倫。
西施豆腐是諸暨的傳統風味名菜,每年春節都是席上頭道菜肴。豆腐雪白細嫩,加清湯而燴,湯寬汁厚、滑潤鮮嫩。
干菜毗豬肉為紹興民間傳統名菜。用一些干菜與肉同蒸共煮,燒熟后味甚佳。
干菜燜肉講究燜燒入味,蒸制酥糯,以味取勝。香酥綿糯、油潤不膩,色澤棗紅、咸鮮甘美,頗有田園風味。
醉雞也是紹興的傳統風味名菜,不但聞起來酒香撲鼻,吃起來鮮嫩多汁,而食后更是令人回味無窮。
饅頭是金華過年招待客人必吃的一道菜。金華饅頭不同于北方的饅頭,它呈圓丘型,口感松軟,上印有紅色圖案;梅菜扣肉用上好的三層肉制成,色醬紅油亮,湯汁黏稠鮮美,扣肉滑溜醇香,肥而不膩。
剛出爐的饅頭配上熱騰騰的梅菜扣肉,美味!
? ? ? ?將豬肉餡用調料煨好后,加入蔥花攪拌,沾上生面糊后,放置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,切成條狀裝盤即可。
正月里,這盤下酒菜可是少不了的。
金華特色菜,每逢春節都會做。肉切小丁,放入少許生抽,腌制片刻,也可以在里面加點蘿卜丁,把幾種材料拌一起,調入自己喜歡的調料,加入番薯粉拌勻即可。一個個捏圓后放在鋪好荷葉的蒸籠上蒸,不一會色澤透亮的肉圓就出鍋了。
銅鑼糕已有千年歷史,用的絕對是老手藝。在炸得脆脆的表皮上撒上一層糖桂花,濃郁的桂花香氣,配上清茶,很是解膩。
索面又稱汞面,是常山傳統特色小吃。制作面坯、切條盤面、反復拉扯伸展……索面純手工制作而成,整套程序下來要十二三個小時。拉好的索面,一般有2米長,細能穿針。
正月里拜年,每到一家,總有一碗熱辣辣油汪汪的索面迎接,寓意健康長壽。
浮蓋山冬筍是做風爐豆腐仔的食材之一。一個個從地里新鮮挖起的冬筍還帶著一股子泥土特有的清香,個頭飽滿、色澤黃亮、殼薄肉白、肉質鮮嫩,有著城里吃不到的好味道!
? ? ? ?三抱鰳魚是舟山鹽漬鹵漬腌制品中的“當家”名品之一,海蜇頭醮上三抱鰳魚的湯汁,鮮咸合一,咬上一口嘎嘣脆。
? ? ? ?魚鲞與五花肉同烹,五花肉吸收了魚鲞的鮮香,魚鲞變得飽滿圓潤,是上好的下飯菜。
? ? ???表黑里白,色澤光亮,香氣濃郁,質地韌而不堅,口味鮮而細膩,蛋白高脂肪低,有“舟山素海鮮”的美譽。
食餅筒,作為臺州小吃界的NO.1,出鏡率極高。它擁有很多“昵稱”,麥焦、麥餅筒、餃餅筒、麥油脂……在三門、臨海、天臺等地都有春節吃食餅筒的習慣。
糟羹分咸、甜兩味,作為一款節慶美食,在正月十四、元宵節,家家戶戶都會制作。
作為仙居的一道傳統小吃,仙居人喜歡在春節期間做饅頭干,用以招待親朋好友。香脆可口,加上“嘎嘣嘎嘣”的脆響,讓人越吃越有勁。
將剁碎的肉和肥肉拌均勻放進一層薄薄的豬腸皮里,曬干后烹飪,香氣奪人,還超下飯!
麗水著名小吃,豬瘦肉加干粉炸制而成,外香脆、內鮮嫩,非常美味。?
、
? ? ??春節期間,?麗水大都數人家都會做豆腐泡和豆腐丸子,可作配菜也可放在火鍋里吃。
你家鄉還有哪些老底子美食?
※點擊標題下藍字新昌驢行之家或長按二維碼快速關注,關注后可發送00-187查看更多驢行訊息、驢記及活動照片:
如發送46→《龍溪線》55→《武功山線》74→《中國十大美景線》79→《中國十大自虐線路》86→《浙江13大海島》96→《集體回憶》101→《全國旅游圖》146→《浙江17條最美的徒步路線》156→《浙江11條經典路自駕游線路》157→《浙江心醉景點》"162"→《浙江27個絕美古村落》172→《18歲前禁止涉足的18個地方》175→《霸占中國一半的美景》…
也可回復文字如回復“濕身”→《浙江32個最美濕身地》;“舌尖上”→《舌尖上的浙江古鎮》…
※閱讀更多精美圖文,請點擊左下角“閱讀原文”